
作(zuo)為廣州文化(hua)基礎設(she)施
“三館一場”“一館一園”工程的(de)重要組成部分
位于廣州城市新中軸線上的
壯麗城(cheng)市景觀和藝術門戶(hu)
廣(guang)州藝術博物院(yuan)(廣(guang)州美術館)新館
于今天(11月30日)
正式面向社會(hui)公(gong)眾開放啦!


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新館位于海珠區藝苑路198號,項目占地面積3萬余平方米,總建筑面積近8萬平方米,通體建筑以“水中盛放的英雄花”為主題,突顯嶺南風格(ge)和廣(guang)州地域特色。內部共(gong)有七層,涵蓋(gai)藏(zang)品區、展陳區、文化教育與公共(gong)服務區等多個區域。

廣州(zhou)藝術博(bo)物院(廣州(zhou)美(mei)術館)新館融(rong)入了
四大綠(lv)色(se)建筑技(ji)術
新型的光伏發電技術(屋頂系統)
空調區域供冷技術
電氣照明節能技術
海(hai)綿城(cheng)市及雨水回用技術

如(ru)“花瓣”一般(ban)的外立面幕墻
設計靈感來自于廣州市花木(mu)棉花
由21008片(pian)魚鱗狀的光伏(fu)玻(bo)璃人(ren)工拼(pin)接(jie)
夜幕降臨時
每一片魚(yu)鱗玻璃(li)亮起燈光
層層疊疊,變幻無窮
與四周的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相輝映,風韻靈動
新館是全球首個五個立面
均采用光伏(fu)技術的公共建筑
全部采用中國自(zi)有知識產(chan)權(quan)的
薄膜太陽能光伏幕墻

陽光穿透玻璃穹頂
從40米(mi)的空中灑入館內
為新(xin)館披上柔(rou)美的面紗

經過66年的積累和發展
館內迄今藏品數量達33000余件 (套)
藏品種類包(bao)括中國畫(hua)(hua)、書法油畫(hua)(hua)、版畫(hua)(hua)、水(shui)彩水(shui)粉畫(hua)(hua)等(deng)


2023年(nian)8月1日,廣東華(hua)信服務集團進駐廣州藝(yi)術博物院(yuan)項目
2023年11月29日,在華信物業服務團隊的積極配合下,廣州(zhou)藝(yi)術博(bo)物院開館儀式圓滿成功。

為保障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的順利開館,華信物業服務團隊在開館籌備階段完成了大量的工作,為順利開館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支撐。進駐伊始,華信服務便對物業服務團隊進行職責細分,制定服務(wu)保(bao)障(zhang)方(fang)案(an),200+名(ming)工作人員有序駐守在場館各個角(jiao)落(luo),與相(xiang)關(guan)部門形(xing)成緊密聯(lian)動。

面對開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公司領導高度重視、周密部署,全體物業服務團隊通力合作,完善細化各項準備工作,對總建筑面積近8萬平方米的整個場館內外進行了深度的精細(xi)開荒。

同時,在場館承接查(cha)驗初期,華信服務便對(dui)各類工程環節(jie)開(kai)展地毯式摸底排(pai)查(cha),持續對(dui)場(chang)館各設(she)施設(she)備進行(xing)檢查(cha),對(dui)排(pai)查(cha)出(chu)的故障隱患及時跟(gen)進,保(bao)證(zheng)設(she)備穩定運行(xing)。




從進館參觀到結束離館,華信服務通過組建一支秩序維護、展館管理、會務保障專業團隊,定制一套精細化(hua)服(fu)務標準(zhun)和培訓(xun)體(ti)系,力(li)求(qiu)保(bao)護展品安全,為游客提(ti)供(gong)全方位精(jing)細指引(yin),打造更(geng)具(ju)沉浸式(shi)的藝(yi)術體(ti)驗(yan)服(fu)務。

開館儀式的完美收官標志著廣州藝術博物院(新館)正式對公眾開放,而華信物業服務團隊的敬業精神更是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贊賞和認可。華信服務將以此為動力,致力讓每一位遨游在藝術海洋中的游客都能感受到專業化高品質服務帶來的舒心體驗,以服務創新豐富現代城市服務內涵,融合藝術(shu)與服務(wu),助力廣(guang)州(zhou)藝(yi)術博物院(yuan)“藝(yi)術會客(ke)廳”的美好藍圖。

(免責聲明:部分圖片來源(yuan)于廣(guang)(guang)(guang)州市文化廣(guang)(guang)(guang)電旅游局、廣(guang)(guang)(guang)州藝術博物院官微等網絡(luo)轉載(zai),如有侵權請聯系(xi)后臺刪除。)